陶瓷结构件主要成型工艺以及分类有哪些?

作者:yswl 日期:2022-05-26 阅读量:

  陶瓷结构件有着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作为感应加热管、耐火材料、发热元件使用。氧化锆陶瓷结构件具有敏感的电性能参数,主要应用于氧传感器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高温发热体的领域。下面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陶瓷结构件主要成型工艺以及分类有哪些?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陶瓷结构件主要成型工艺有哪些?


  1、热压铸成型


  也就是所谓热压注成型法,就是在压力作用下,将熔化的含蜡浆料注满金属模中,并在模中冷却凝固后再脱模。


  氧化锆陶瓷结构件的这种方法所成型的制品尺寸都是比较准确的,光洁度比较高,结构比较的紧密,现已广泛地用于制造工业陶瓷产品。目前已经有些日用瓷产品正在试用热压注成型,国外也已经有热压注的工艺生产线的出现,热压注成型正准备成为日用瓷成型发展的新方法之一。


  2、等静压成型


  对形状特殊和尺寸大的氧化锆结构陶瓷,需采用等静压成型。等静压成型的坯体由于各方向所受压力均匀相等,且压力大,因此成型后的坯体密度高,均匀性好,烧成收缩小,不易变形、开裂、分层。该成型方法可避免干压时易出现的分层,特别是成型较厚的氧化锆制品,干压时极易出现分层,而等静压成型则可避免,因此该成型方法是生产氧化锆制品常用的方法。但等静压成型后的坯体需要加工,因此会浪费一部分原料,同时由于坯体很硬,加工比较麻烦,且加工速度要求缓慢,否则坯体易发生断裂,生产效率不高。


  3、干压成型


  对形状简单、适于干压成型的中小型氧化锆陶瓷产品常采用干压方法成型。氧化锆陶瓷干压时出现的常见问题是产品分层,这是因为氧化锆超细粉造粒料的颗粒很细,因而颗粒轻、流动性差,干压成型时容易出现分层现象。从生产实践中得知,产品分层与成型模具的光洁度和配合情况、成型压力、加压方式、加压速度和保压时间、脱模方式、脱模速度均有关系。

5e00972502f240a7a39cfd82c603a678.jpg

陶瓷结构件的分类:


  一、绝缘装置瓷


  简称装置瓷,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用作电子设备和器件中的结构件、基片和外壳等的电子陶瓷。绝缘装置瓷件包括各种绝缘子、线圈骨架、电子管座、波段开关、电容器支柱支架、集成电路基片和封装外壳等。


  二、电容器瓷


  主要用于制造低频电路中的旁路、隔直流和滤波用的陶瓷电容器。


  三、铁电陶瓷


  利用其压电特性可以制成压电器件,可以制成激光调制器、光电显示器、光信息存储器、光开关、光电传感器、图像存储和显示器,以及激光或核辐射防护镜等新型器件。


  四、半导体陶瓷


  通过半导体化措施使陶瓷具有半导电性晶粒和绝缘性(或半导体性)晶界,从而呈现很强的界面势垒等半导体特性的电器陶瓷。


  五、离子陶瓷


  快离子导电的电子陶瓷。具有快速传递正离子的特性。可用来制作较经济的高比率能量的固体电池,还可制作缓慢放电的高储能密度的电容器。


  感谢阅读,以上就是对陶瓷结构件主要成型工艺以及分类有哪些?的介绍,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陶瓷结构件的详细事宜,欢迎致电详询,竭诚为您服务。

分享到: